只要有一點懷疑,就一定要展開調查! 一場充滿幽默的偵查,挑戰成見和不公正。 犯罪的不一定就是我們以為的那個人⋯⋯ 在一個雷雨的晚上,老鼠球球死掉了!!他的好朋友們:白鼠、灰鼠、眼鏡鼠聚集在一起哀悼他,並且一口咬定球球的死絕對是貓做的好事!但偵探鼠可不這樣認為,凡事都要講求證據呀!於是一場抽絲剝繭的偵查行動就這樣展開了,白鼠、灰鼠與眼鏡鼠能提供什麼有力的證據嗎?偵探鼠可以順利破案,找到殺鼠兇手嗎? 這本畫風可愛、內容幽默的圖畫書,藉由一隻老鼠的死亡事件,由一隻充滿求證精神的偵探鼠,帶著讀者一步步查證所有相關證人的證詞,偵探鼠不僅具有福爾摩斯的辦案精神,連同造型也仿照福爾摩斯的打扮,非常逗趣。 在這個幽默的故事裡,偵探鼠不斷挑戰每一個證據,他所秉持的精神──「只要有一點懷疑,就一定要展開調查。」正是在這個每天都充滿各種訊息的時代裡,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因為成見正是造成各種誤判與誤解的緣由。這種努力明辨真偽、追根究柢的精神,也正是每個孩子在處世與接受訊息時,最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 培養判斷訊息真假的能力 文/李貞慧(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 我被這本繪本的可愛畫風和有意思的題材給完全吸引了!題材是關於刑事案件的偵查與破案,這樣的題材在繪本中並不多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而懸疑的故事鋪陳方式,也讓人從頭到尾帶著懸念,迫不及待的想要一頁頁往下翻閱,想知道到底這個案子是誰做的呢?偵探鼠最後有破案嗎? 除了偵探鼠之外,其他三隻鼠都一口咬定案子是貓犯下的,但真的是貓嗎?他們有足夠的證據支撐這個論點嗎?他們有去查證嗎?在現今網路訊息氾濫的時代,我們非常需要培養去除人云亦云以及對事物既定刻板印象的能力。我們很容易帶著成見去看待周遭人事物,根深蒂固的成見容易阻礙我們對事物的進一步探究與對真相的了解,也極有可能在未經求證的情況下對人產生誤會或對事產生誤解,導致霸凌或指控事件在人與人的互動網絡世界中層出不窮,甚或造成當事人內心嚴重受創的悲劇,真的不可不慎啊。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判斷訊息是非真假的重要性,當接收到一個訊息或一個新聞事件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判別此訊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如何不被假新聞給混淆對人事物的認知,如何求證新聞的真偽,這些都是我們大人自身必須先具備的能力,唯有自身先具備了這樣的素養與能力,我們才能夠引導我們的孩子也成為一個不粗率以刻板印象妄加對事物下判斷的文明人。 讓我們一起學福爾摩斯找答案 文/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什麼事一定是貓做的?吃老鼠?偷吃魚?但,大衛.卡利可不是這樣安排的喔! 一隻老鼠死了!他的朋友七嘴八舌的說:「一定是貓做的!」信誓旦旦的要貓咪進監牢!真的是一個經典又八股的開場白,但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從這本繪本的蝴蝶頁就開始暗藏許多玄機喔!這麼多不同的印記,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線索?大小朋友在閱讀時可要仔細觀察喔! 穿著黃色衣服的老鼠我直覺牠扮演起福爾摩斯,一身黃色長風衣,戴著帽子,極具權威的問話,看起來十分理性、謹慎,又充滿了懷疑,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展開他的調查,「要不斷的提出疑問!」繪本的結局,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安排。想要知道這幾隻老鼠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絕對要去翻翻《一定是貓做的》! 作者大衛.卡利除了寫作、畫漫畫、辦畫展,同時他也撰寫劇本、參與舞台劇演出,並和朋友組成樂團,創作音樂……這些豐富的生活經驗,都成為他創作的來源。他的作品豐富多元,充滿趣味且富有人性,擅長以離奇和獨特的方式建構故事;寫作主題廣泛,有讓孩子從平凡的生活激發無限的想像力的故事也有以動人的詩句和獨特的幽默,述說關於生命的故事。這本《一定是貓做的》結合生活中的趣味和偵探推理小說的情節,也讓讀者產生一種互文性的語言特性,加上繪者瑪嘉莉.克拉佛雷非常具有童趣的繪畫風格,讓整本書在色彩和布局、構圖之間和文字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關聯,同時提供孩子許多想像的空間。 一定是貓做的嗎?要不停的質疑,要找出證據,要充滿好奇,我們一起學福爾摩斯找答案喔! 觀察、思考以發現真相 文/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 每個人都有「看法」,其常來自於「經驗」,或是「自身經驗」、或是「他人經驗」。而這些看法,可能是「主見」、或是「成見」、甚至是「偏見」⋯⋯要如何避免呢?閱讀!偵探鼠會帶領我們——觀察、思考以發現真相。對了,雖然文字很吸引人,但是千萬別忽略圖畫,因為⋯⋯「危險」還是存在的!《一定是貓做的》,一定要看! 顛覆刻板印象的佳作 文/楊沛倫(教育部閱讀推手) 作者以幽默方式顛覆人們對於貓吃老鼠的刻板印象。 我們是否也曾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單憑直覺下定論呢?是不是能學習故事中老鼠偵探追根究柢的精神,多點觀察,釐清事情真偽,進而培養思辨能力。 帶孩子一起思考的好書 文/劉怡伶(教育部閱讀推手) 這是一個資訊多元的時代,對於資訊來源與真假分辨真的是一大挑戰,如何在這些混亂的資訊中,取得正確與適合資訊真的需要大量的經驗去作判別。長久以來我們的教學偏重知識與技術,但在這些技能傳遞過程中,我們較少留時間給孩子進行思考的習慣,一直在找尋適合相關的教材,終於看見這本《一定是貓做的!》可愛的繪本。 這是一本充滿童趣的繪本,看完此書內心充滿期待與興奮,藉由主角的事事求真相的個性,輕易的引導大小讀者進入故事的情境中,從一隻老鼠的「昏厥」後引發一連串有趣的情節,整個故事的發展真實的反映我們現實生活裡,經常對於所有耳聞的事情,非常容易被各式各樣的傳播媒體所影響,當視覺與聽覺都接收到被刻意渲染的事件時,大腦經常就被外在情境認定的事實所矇蔽,輕易相信所有經過媒體刻意包裝的既定事實。因為,在我們成長的教育情境過程裡,並沒有培養對任何事件的習慣性地採取懷疑與探討,習慣性接收直接的訊息,不會再去追根究柢消息來源,以訛傳訛造成許多的令人咋舌與驚嚇的氛圍,這些都變成某種經過刻意包裝後,置入性的行銷「紛亂」,企圖影響人們看見事情的真相,如何讓自己不被這些資訊影響,做個有智慧的讀者將是這個世代的新功課。 成為閱讀教師之後一直都藉由各類型書籍與教學中,融入教學中能真正的教孩子學會,觀察、思考、懷疑、解答,這些都是要教給孩子面對生活中所有的挑戰,在即將上路的108課綱裡,其重要的精神就是「素養」,讓所有的學習能落實生活中,經由內化成為真正的能力,很感謝步步出版社的用心,藉由這本繪本的發行,讓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論某些議題時,就態度及觀點能有更多元的呈現,進行一場有意義的深入對談,釐清迷失與價值的澄清。 這真的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繪本,可以跨科進行延伸閱讀,運用在語文科、社會科及自然科等,都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場充滿趣味的知識交流,趕快翻開這本可愛的繪本吧!期待各位師長們翻閱此書後,能跟自己與孩子們擁有美好的閱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