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aiwanren.cc -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 從唯美的物哀, 深遠的幽玄,/大西克禮 誠品eslite 價格比較,價格查詢,價格歷史信息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 從唯美的物哀, 深遠的幽玄,/大西克禮 誠品eslite 歷史價格(單位:新台幣)


描述

以物哀為首,日本美學史上陸續誕生了西洋美學不曾涉及的獨特概念。物哀探討剎那間的美與真實;幽玄引進陰翳,追求隱蔽下的真理;侘寂是在無一物中感受無限的終極美學思辯。揉合神道、老莊、佛教思想的日本美學,在物語、和歌、能劇、茶道等藝術形式中發展出豐富的美的意義與精神,啟發了今日無數的藝術創作。 《物哀--櫻花落下後》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語》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物哀美學。哀是憐憫,也是感嘆、讚揚,是內心直接發出的聲音。花鳥風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無常、發出死亡警告,萬物都是一期一會。看櫻花落下,我們感受到美與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觀下的漠然、熱情,或哀愁。唯美的物哀,象徵人類認識了生命局限後的淨化與超脫,轉身談論真實情感。 《幽玄--薄明之森》 時間進入中世,在日本歌人的領略下,佛法、老莊、日本的神道被揉合出一種獨特的幽玄美學。幽是隱微,玄是奧妙的黑,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諸行無常的人生真義。大和民族從陰翳中發現美,隱蔽、枯寂、妖豔、寫意,最後調和成一種在靜謐陰暗中追求的美感,攏之在內,時空無限。 《侘寂--素朴日常》 十六世紀,茶道宗師千利休借「和敬清寂」的侘茶意識,奠定了日本終極的侘寂美學。侘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茶室為了滿足個人的美的需求而建,通往原始心境,並暗示了短暫、輕微事物中的美。侘寂是人類對自然、缺陷、樸實事物的嚮往,美在於素朴日常,在不完美,接受劣化,讓本質顯現。 一千年的時間,日本的美學從唯美的物哀、深遠的幽玄,走向空無的侘寂。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旁徵博引,將「物哀、幽玄、寂」定調為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日本文學、建築、繪畫、攝影、工藝、產品設計等藝術的原點。 【詳細資料】 誠品26碼/2681709255007 ISBN13/9789579542661 ISBN10/957954266X EAN/9789579542661 頁數/512 尺寸/19.6X13.8CM 級別/無 裝訂/精裝 語言/中文/繁體 ■作者簡介大西克禮(Yoshinori Ohnishi,1888~1959) 日本美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名譽教授 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畢,1930年代開始於東京帝國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埋首於美學研究與翻譯。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物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等,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譯者簡介王向遠 著作家、翻譯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全10卷)及各種單行本著作二十餘種,已出版譯作二十餘冊計三百六十餘萬字。 「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村上春樹 「電影不是滿滿十分地展現戲劇性,而是只展現七八分,讓沒有呈現的部份成為物哀。」 --小津安二郎 「若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認真凝視眼前名為影的苦難現實。」 --安藤忠雄 「幽玄是人類得到光明後遺失的美的領域。」 --深澤直人 「好的設計,是從內部滲透出來的。」 --柳宗理 「美是克制,追求極致的『這樣就好』。」 --原研哉 「一種簡單、自然形成的品質,可以深度地滿足與影響使用者。」 --Twitter創辦人傑克‧多西 《日本美學1:物哀--櫻花落下後》 【導讀】 「日本傳統美的象徵性概念」 --靜岡英和學院大學人間社會學部準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 西洋美學史上不曾涉及的概念--多義的「哀」 二 物哀的矛盾情感--積極的哀、消極的哀 三 本居宣長的「物哀」學說 四 感情的「深刻」 五 心理意義到美學意義的哀 六 從「哀」到「美」的快樂與滿足 七 悲哀與美的關係 八 美的本質 九 物哀美學的歷史背景--平安朝時代的生活氛圍與文化發展 十  唯美主義與憂鬱的概念 十一 自然的無常與死亡警告 十二 「哀」概念的五種解讀 十三 黃昏風聲哀,誘思緒綿綿--論特殊美學涵義的「哀」 十四 紅色,讓我們先想到火還是熱烈?--作為情趣象徵的哀 十五 朝向宇宙意識的哀--哀美學的完成 《日本美學2:幽玄--薄明之森》 【導讀】 「從神秘崇高到餘韻深遠」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 孕育幽玄美學的日本歌道與歌學 二 風吹白浪起--幽玄的形式與美學價值 三 餘情纏繞的歌風--中世歌學中的幽玄 四 僧人與能樂師的幽玄--正徹、心敬、世阿彌、禪竹的幽玄概念 五 幽玄和有心--藝術的主題與藝術的形式 六 論東西方的藝術形式定義 七 幽玄如何成為日本民族的美學焦點 八 幽玄概念的美學分析 《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 【導讀】 「從松尾芭蕉到柳宗理,看見日本文學與生活中的侘寂美學」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侘寂的意義 寂的語源 俳諧與茶道中的侘寂 侘茶與佛心 二、侘寂美學的第一層涵義:寂寥、閒寂 孤寂、孤獨與美學意識 和敬清寂 單純、質素、淡泊、清淨的寂 茶禪一味/茶的道學解釋 虛實的三種意義 三、侘寂美學的第二層涵義:宿、古、老 空間性的減殺/時間性的集積 宿、古、老的意義與美的轉化 自然與生命 不易流行的根本意義 美學態度的自我超克 四、侘寂美學的第三層涵義:物體本來的性質 寂的古語「然帶」 物的「本質」 古典美與寂的相異 美的自我破壞與自我重建 松尾芭蕉的遺言 本情與風雅 幽玄與寂的區別

商品選項


屬性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用戶評測

好書推


分享鏈接


相關商品




© 2025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版權